- 作者:[db:作者]
- 時間:2019-04-25
- 來源:[db:來源]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工程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國際化視野和工程實踐經歷,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手段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勝任計算機相關技術研究與應用、軟硬件設計與開發、系統管理與維護等方面工作,并具有一定創新意識以及終身學習、團隊合作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二、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在工程實踐中能考慮到法律、文化、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可在各項工程中承擔計算機方面的技術工作;能根據計算機工程技術相關的標準、規范、政策、法規,運用工程數理基本知識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知識,對復雜工程項目提供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勝任研發工程師、產品設計師等工作;能在企事業單位相關的計算機研發和管理部門勝任計算機系統分析、設計、管理和教育培訓等崗位;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能夠通過多種學習渠道不斷更新和調整自身的核心知識和能力,適應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能勝任跟計算機有關的任何崗位;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團隊合作能力,能在跨文化環境下與同事、客戶和公眾進行有效溝通。 三、專業培養基本要求 (一)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的基本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2.具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 3.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斗、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 4.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 5.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 6.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就業與創業知識; 7.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二)專業知識要求 1. 掌握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與工程學知識和外語知識; 2. 掌握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數學、物理與工程學的知識; 3. 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的硬件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軟件理論知識等; 4. 了解信息學科、計算機學科及人工智能發展動態; 5. 具備良好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 6. 具有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及其應用系統的設計、開發、集成的能力; 7. 具有綜合運用計算機理論、軟件項目管理及政策法規等知識和方法,完成軟硬件項目組織及管理的能力,特別是項目中的協調、管理、競爭與團隊合作能力; 8. 具有良好的中外文交流溝通、文檔撰寫、環境適應和知識更新能力; 9.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 10. 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 (三)專業應用能力要求 1.通用部分 ①掌握現代辦公技術和軟件、具有較強的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使用能力; ②掌握運用網絡獲取信息及科技文獻檢索的能力; ③掌握各種常用應用文的寫作方法; ④具有與別人有效交流溝通的能力; ⑤具有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和初步的創業能力; ⑥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⑦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2.專業部分 ①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計算機專業知識用于解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 ②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中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③能夠針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設計解決方案,開發滿足特定需求的軟硬件系統或組件,并能夠在設計/開發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④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⑤能夠針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復雜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平臺、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復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⑥能夠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計算機專業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⑦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復雜工程問題的計算機軟硬件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⑧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計算機軟硬件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⑨能夠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⑩理解并掌握計算機軟硬件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四、核心課程 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網絡、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編譯原理、數據庫原理、算法設計與分析、人工智能、數字邏輯與數字電路、計算機圖形學、Python程序設計、軟件工程、并行分布計算 五、畢業要求 本專業學生畢業時應達到學院對本科生提出的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要求,所有課程全部考核合格,并取得計算機相關從業人員資格證,方可畢業。 六、基本修業年限和授予學位 基本修業年限:四年。 學位: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修完規定的學分,頒發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校關于授予本科生學位授予條件,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